欢迎光临江苏生活资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李显龙20年来第15次访华,六天访问三地,想和中方谈些什么?

摘要:他是“中国人民熟识的老朋友”,也是访问中国最频繁的外国领导人之一。


新加坡国务资政李显龙 资料图

11月24日起,应中方邀请,新加坡国务资政李显龙展开为期六天的对华访问。

这是李显龙近20年来第15次、今年5月卸任总理后首次中国行,据介绍将到访苏州、北京和上海三地。

在今年新加坡领导层平稳过渡的背景下,此访传递怎样的信号?双方将重点谈些什么?

权力交接背景下的访问

李显龙现年72岁,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被称为“中国人民熟识的老朋友”。

他于1984年首次当选国会议员,先后担任贸工部长、副总理兼财长等职;2004年8月起就任总理,直至今年5月。

从政40年,治国20载,李显龙是访华次数最多的外国领导人之一,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行程不仅包括高层会晤、出席峰会和走访企业,还会走近市井生活,实地感受不同城市的脉动。

这是李显龙时隔一年多再次访华,也是首次以国务资政身份来到中国。

去年3月底,他以新加坡总理身份访华,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强分别会见。双方签署多项合作文件,将两国关系升级为“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为中新关系发展指明方向。

今年5月,新加坡迎来20年来首次权力交接,李显龙“交棒”时任副总理黄循财

就在11月24日上午,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刚刚举行干部大会,选举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最高决策机构)新一届成员。李显龙最后一次以党秘书长的身份在会上发表演讲,提议由副秘书长黄循财接任秘书长一职。

外界认为,随着黄循财“接棒”党秘书长,执政65年的人民行动党将完成从第三代到第四代领导权力的过渡,将由黄循财领军参加明年大选。这是新加坡领导层平稳交接的又一里程碑。

在此背景下,作为长期以来推动中新友好关系的关键人物,李显龙的访问备受关注。

“李显龙在与中国打交道上有丰富的经验,在全世界都有广阔人脉,他会是宝贵的资源。”新加坡前驻华大使陈燮荣说。

恰逢两个重要节点

从时间上看,李显龙此访恰逢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30周年、中新明年将迎来建交35周年的两大节点。

据新加坡总理公署介绍,李显龙将到访苏州、北京和上海三地。外界预计,李显龙在华行程将覆盖多个议题,包括中新关系发展、高层战略沟通、双边务实合作、地区和全球事务等。

苏州一站,李显龙的一项重要行程是赴苏州工业园区出席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

作为两国政府间首个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启动,从最初15平方公里扩大至288平方公里,累计引进外资项目超5100个,实际利用外资超400亿美元,连续八年在中国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综合考评中排名第一。

“我们像骄傲的父母一样非常高兴。”李显龙上月称,苏州工业园区的成果超乎预期,两国从中获益良多。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成为新加坡第一大货物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新加坡则是中国最大新增投资来源国。自今年2月启动互免签证入境计划以来,两国人员往来增长迅速。

舆论认为,新加坡经济界希望加强同中国的经贸交往,希望此访能为两国多领域合作注入新动能。

北京一站,李显龙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并出席晚宴等活动。

近期,中新两国高层交往频密。11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在秘鲁利马出席多边会议期间举行会谈。这是黄循财上任后首次与习近平会晤。10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老挝万象出席多边会议期间会见黄循财。

外界预计,李显龙此行将进一步加强双方战略协调与沟通,推动两国关系沿着“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轨道前进。

上海一站,李显龙将与上海市领导、在沪新加坡人分别见面。

去年4月,时任新加坡副总理黄循财受邀访华,第一站就是上海。黄循财将上海比作“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希望在上海探索更多开创性的合作项目。

如何在中美之间求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本月中旬,李显龙曾对美国进行为期九天的访问,行程包括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以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董事局主席的身份在纽约出席活动等。

过去20年,在李显龙领导下,新加坡施展外交“巧实力”,左右逢源,与中美等大国保持顺畅合作。

如今,在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之际,新加坡立场明确:希望维持与中美的良好关系,希望中美关系保持稳定。

今年8月,黄循财曾指出,新加坡既不“亲中”也不“亲美”。但他担心,美国若不断扩大对华“小院高墙”政策,将殃及全球。

随着美国大选落幕,如何继续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如何通过与两大国的合作来实现自身发展,正对新加坡提出新的考验。预计此访期间,大国关系、亚太地区以及世界的稳定与发展,也将成为新加坡与中方讨论的话题之一。

李显龙曾说,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只是“地球上的小红点”。但他希望,这个“小红点”永远能在世界上闪耀夺目。

延伸阅读

新加坡学者:如果美国成为世界第二 天也塌不下来

编者按:“致新一任美国总统的信”是《外交政策》杂志发起的一项传统活动,始于1989年里根总统为老布什总统留下便条的先例。来自世界各地的思想家,包括前政府官员、学者、经济学家和国际关系专家等,会向即将上任的美国总统致信,提出他们对关键问题的见解和建议。这些信件涵盖了广泛的议题,如贸易、地缘政治、能源和经济等,旨在为新总统提供多元化的视角和思考,助力其在任期内更好地应对国内外的挑战。 这是一封由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柯成兴写给新一任美国总统的信,主要提出三点建议:美国应放弃争做世界第一的执念、照顾好本国人民、放松心态融入世界,并希望美国通过改善国内弱势群体福祉、强化公共机构等行动重新成为世界的榜样。 观察者网择其内容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参考。

【文/柯成兴,翻译/观察者网 彭宇萱】

致新一任美国总统:

祝贺您将引领美国开启新的政治篇章。几十年来,在东南亚,我们始终对美国为世界作出的诸多贡献抱有深深的敬意与珍视。美国以分享“美国梦”、展示成功之道以及以身作则引领世界的方式,赢得了我们的敬佩。

但不可否认的是,世事已变。即便是你们早期为之奋斗的成果——多边主义、公平竞争的环境以及共同构建更为强劲的世界经济——如今看来似乎也对你们不利。在20世纪末,你们提出了政治趋同、经济效率和比较优势三大宏伟构想,曾承诺将建立一个更加繁荣和平等的全球社会。然而,它们并未带来你们所期望的成果,这无疑令人感到沮丧和疲惫。



2018年2月7日,美国华盛顿,移民示威者在拉塞尔参议院大楼集会抗议特朗普政府移民政策,要求国会保护“追梦人”计划。 视觉中国

但我相信,这个世界仍然能够很好地为你们、乃至为我们所有人服务。要想成功,我们只需避免陷入僵局,我们无需明确合作,甚至无需完全达成一致。

在此,我有三点建议。

首先,请扪心自问,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请忘掉那些关于成为世界第一的讨论。如果美国成为世界第二,美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政府体系会发生什么变化吗?答案绝对是什么都不会发生。

对于我们东南亚国家来说,在与你们、中国或其他国家的交往中,你们是不是世界第一,根本无所谓。我们明白,一个国家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第一,可能是因为它确实出类拔萃,但也可能只是因为它通过故意阻挠其他国家崛起而成为第一。当你们来到东南亚,要求我们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做出选择,并强调你们之间的强权竞争时,我们已明确表示,我们不会选择站队。

其次,我们认为,真正重要的是照顾好你们的人民。在你们的社会中,那些不幸者、弱者以及弱势群体的困境,与你们所宣称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并不相符。为什么你们制度表现如此不佳,以至于如今近50%底层人口的生活状况与几十年前相比几乎没有改善?

第三,放松心态,融入世界。这并不意味着要将自己封闭起来,只与南北两边的朋友来往,而东西两侧只有鱼群相伴。我们同样也不希望你们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满世界奔波,企图参与每一个全球公共事务项目,这无疑会导致过度扩张。

相反,我们希望你们只追求自身的利益。正如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言,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饮食,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师或面包师的恩惠。正是因为我们知道他们是利己的,所以我们才依靠他们为我们提供餐食。

我们东南亚地区所期望的,是在无意中达成的合作。在本地区,我们已经在这样做了。各国在南海都有重叠的领土主张。尽管各国间的利益存在显著冲突,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议程,但我们仍然能够就这片海域达成集体协议。相比之下,试图通过协议来寻求合作往往行不通,因为要想达成一致实属不易。我们与美国多年努力促成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最终在临门一脚时因你们单方面决定不合适而迅速瓦解。当需要全面合作时,如果不能完全达成共识,则可能导致巨大的失败。



2017年23日,在美国华盛顿白宫,时任总统特朗普(中)签署行政命令,正式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 新华网

接下来,我直言不讳地说,我们并不希望你们到处插手,因为有时你们这么做反而会把事情搞砸。如果你们对某个项目没有全心全意投入,或者并不擅长,又或者不了解我们其他国家的需求,那就请随时退回到“朋友与鱼群”的界限内(即保持友好关系但不过度干涉)。我们对多边主义感到非常满意,只是在有分歧的问题领域上各执己见。而世界并非时时刻刻都需要多边主义。

以下是将这三个建议转化为政策的具体方式。请记住,东南亚国家讲究实证。当我们看到你们所宣称的内容确实属实时,无需多言,我们便会加入。但要通过行动来证明——而不是空谈。

一旦你们放下对争做“第一”的执念,你们与中国的交往就不必再是对抗性的。双方完全可能实现共赢,即中国继续变得更富裕,而你们则享有经济安全。

你们的主要外交官们曾谈论过民主的起伏。安东尼·布林肯在成为国务卿之前曾指出,全世界的民主都在衰退,美国也是如此。当时,时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每天都在用棍棒敲打美国的制度、价值观和人民”。然而,长久以来,你们一直坚信自己的政治和社会价值观是普世的,你们的民主模式是稳固而有韧性的。

如果建立在多边主义和全球化基础上的公平竞争环境——这些你们赋予世界的伟大的构想和制度——正被那些不遵守规则的人所破坏,正确的解决办法是弄清楚这个体系为何如此脆弱且容易被操纵。而不是让你们的保护主义、反全球化的力量去摧毁这个已经使全球数亿人摆脱贫困,并为东南亚和东亚地区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机遇的体系。



10月9日,老挝首都万象,第44届和第45届东盟峰会开幕式现场。 新华社

你们周围会有人坚持将当前的中美竞争称为“新冷战”。对此,请抵制这种说法。在20世纪你们和苏联之间的冷战中,你们的对手试图以一种意识形态和社会经济制度,威胁美国人民的生活方式,破坏美国的政府理念。但如今,尽管中国在某些方面存在问题,却从未对美国社会和政府抱有任何这样的意图。在当下与中国的竞争中,美国面临的是就业岗位的流失、工业的解体以及曾经繁荣的中产阶级社区变成“鬼城”的风险。这些现象,在你们与苏联的较量中是从未出现过的。将当前的局势称为“冷战”,不过是某些人在试图复活一个曾在与不同对手对抗时奏效的旧策略罢了。

从东南亚的视角出发,我们认识到,美国的国内挑战与国际行为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和相互关联性。

通过强化国内公共机构、完善基础设施和建设开放的世界一流大学,以改善社会中弱势群体的福祉,并为他们提供机会,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美国自身的社会凝聚力和国家结构,也将再次使美国成为我们仰慕的榜样。

1967年,理查德·尼克松在提及中国时写道: “在这个小小的星球上,没有任何地方能让10亿最具潜力的人民在愤怒与孤立中生存”。自那时起,我们便致力于构建一个能容纳中国崛起的世界。但现在,在东南亚乃至全世界,我们已无力再构建一个同样能容纳功能失调、缺乏安全感的美国的世界。我们渴望的世界中,要有美国的参与,就像我们也希望中国能置身其中一样。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江苏生活资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4 by 江苏生活资讯网 js.jsxwn.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